替代食物风潮来临 新加坡人造虾最快明年上桌

| February 14, 2022 | 0 Comments

新加坡一家业者研发人造海鲜,预计2023年左右可在当地餐厅推出人造虾做成的料理。图为Shiok Meats研发的虾肉烧卖。Image Via Shiok Meats

科技创造无限可能,全球兴起「替代食物」风潮,新加坡也不例外。在新加坡,不仅吃得到实验室培育的鸡肉,未来餐厅也可能端出由人造虾、螃蟹及龙虾等「海鲜」做成的佳肴。

随着全球环保意识增强,替代性食物成为另一种选择。对地狭人稠的新加坡来说,替代食物更显重要,不仅能扩充食物来源,也有助强化粮食安全;除了目前市面上已有的植物肉、培植肉,不久的将来餐桌上还可能出现人造海鲜料理。

当地一家培植海鲜新创业者表示,顺利的话,2023年左右,在当地高档餐厅就能吃到人造虾做成的佳肴。

新加坡约9成以上的食物来源仰赖进口,COVID-19疫情期间更凸显粮食安全的重要。事实上,为了强化粮食安全、提高国内生产量,星政府已于2019年提出「30·30愿景」。

「30·30愿景」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达成当地生产农产品能满足新加坡民众30%的营养需求,其中20%来自蔬菜水果,其余10%来自鱼肉、鸡蛋等所含的蛋白质。

新加坡致力扩充食物来源之际,2020年底成为全球首个准许贩售培育肉的国家后,美国新创公司Eat Just研发的人造鸡肉获准在星国销售,用作鸡块原料。

不仅如此,新加坡也有不少新创公司投入研发「未来食物」的行列。例如,有业者利用耐性极强的班巴拉豆(Bambara groundnut)制成速食面、奶昔及植物奶;另有业者选用东南亚盛产的菠萝蜜作为主要原料,研发口感类似猪肉的植物肉。

除了培植肉、植物肉,新加坡还有一家业者正如火如荼地研发人造海鲜。Shiok Meats是新加坡首家培植海鲜公司,联合创办人凌家怡受访时表示,她与另一名伙伴在2018年携手成立这家公司,目标是利用干细胞生产虾子等海鲜食物。

「我很喜欢吃,也很热衷运用我的研究技能」,具有干细胞生物学背景的她说,「能利用自己的研究技能来制造食物,真的感到很兴奋」。

全球兴起「替代食物」风潮,新加坡培植海鲜公司Shiok Meats联合创办人凌家怡表示,培植海鲜、培植肉等产品有助强化粮食安全。Image Via Shiok Meats

Shiok是星马常见的俚语,代表「很棒、好吃」的意思。同时身为公司技术长的凌家怡说,Shiok Meats的目标就是利用「细胞」生产好吃又健康的肉品及海鲜,规划初期阶段推出虾子、螃蟹及龙虾等海鲜产品,同时也逐步跨足其他肉品的生产。

去年8月,Shiok Meats收购了当地另一家研发培植肉的公司。

谈及「替代食品」对新加坡粮食安全的重要,凌家怡认为,培植肉、培植海鲜有助实现「30·30愿景」。新加坡国土小,土地资源不多,透过科技研发培植肉、培植海鲜,不需要太多土地、水等自然资源也能发展。

这类农业科技适合像新加坡这样缺乏自然资源的国家,她说,星加坡政府也很支持培植海鲜、培植肉及植物肉等产品作为额外的食物来源。

凌家怡表示,Shiok Meats产品目前还在研发阶段,目标是2023年左右在当地1到2家高档餐厅正式端上桌,初期预计推出人造虾末入菜,估计每道菜价格落在新币20元(约15美元)至30元(约22美元)左右,与其他一般餐厅料理的价格差不多。规划后续推出蟹类、龙虾产品,也希望与其他植物肉业者合作推出复合产品。

去年11月底,Shiok Meats的小型研发厂正式启动,公司营运长萨蒂库玛(Durgalakshmi Sathiakumar)形容,「这是Shiok Meats很重要的里程碑」,作为将来成立生产工厂的跳板。研发厂主要着重产品优化、技术移转等工作。

萨蒂库玛说,下一步则是为食品安全评估做准备,并向民众推广介绍这类新兴食物。

她指出,一项调查显示,新加坡78%的消费者对人造海鲜抱持开放的态度,基于环境永续、好奇心及健康安全考量,愿意尝试这类食品。

另一方面,凌家怡透露,预计2022年底或2023年初,生产工厂将开始运作,一旦获准在星生产后,未来也希望进军海外、在亚太地区设更多厂,澳洲、香港、台湾、日本都是可能的地点。

她说:「我们希望可以在不同的亚洲区域枢纽设立更多生产工厂,直接在当地制造、配送。」

 

 

本新闻授权来自中央通讯社 cna.com.tw


.

Comments

comments

Tags: , , , ,

Category: News 新闻, Whats Hot

About the Author (Author Profile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