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LifeStyle: 10秘诀,与另一半重新谈恋爱

| January 31, 2012

婚姻的意义和目的也在改变,使得「操作」的难度愈来愈高。早期的农业社会,结婚是为了传宗接代与增加家庭劳动力;时到今日,男女是因为互相看对眼,产生爱情才结婚;「大家对婚姻品质的要求上升,但相爱的能力与技巧却未提高,」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临床心理专家黄维仁道出症结。

love-1相互陪伴却不再热情
爱情无法持久,婚姻逐渐露出疲态,的确是大多数婚姻的写照。《幸福关系的七段旅程》作者、英国婚姻咨商专家马修(Andrew G. Marshall)诊断过无数「生病」的婚姻,发现很多夫妻的关系最后只是变成「陪伴」,而不是「爱情」,但陪伴并不足以支持婚姻持久。

在一个众多夫妻档聚会的场合,有人丢出这个问题:「结婚20年,伴侣究竟是你的亲人,还是爱人?」现场陷入一片短暂的静默与沈思。
低声交头接耳之后,终于有一名男士答腔:「亲人的成分多于爱人。」
另一名男士接口说:「大概一半一半吧!」
只有一对夫妻档勇敢大声回道:「当然是爱人!」

许多人用质疑的眼光回头看这对中年夫妇,他们举止自然、甜蜜恩爱的模样,似乎并不像在说谎,他们互以「最佳男主角」与「最佳女主角」称赞对方,并自认是最棒的组合。如果换成一般的夫妻,最常听到的反应:「都老夫老妻了,干嘛还把爱来爱去挂在嘴边,没事搞浪漫,很肉麻!」假设你喜欢吃某种食物或者热中从事某种嗜好,你可能一辈子乐此不疲。你爱上一个人,并决定和对方终身厮守,但朝夕相处之后,彼此的习性都摸熟了,结果就像是与父母、子女、手足之间的情感,互相关心却丧失了吸引力。你渐渐发现,热恋期的耳鬓厮磨早已不再,并且把对方的存在视为「理所当然」。

当初互相吸引的爱情为什么会变调?马修根据临床治疗经验,归纳出两个最主要原因:
1. 伴侣忽略身体的接触,爱情就会死亡,尤其是性爱。

2. 婚姻生活过久了,夫妻不再是两个单独的个体,而是变成面貌模糊的一对,其中一方或双方抱怨「失去了自我」,甚至想抛弃一切去找回「从前的自己」。

外遇、出轨、劈腿事件层出不穷,很多是出于想再找一个「爱人」重温激情。根据畅销同名小说改拍的电影《她的私密日记(The Private Lives of Pippa Lee)》,女主角琵琶嫁给大他30岁的丈夫,全心做个称职的贤妻良母,婚姻生活平稳,结果琵琶的丈夫却在80岁时与年仅30岁的有夫之妇搞婚外情。琵琶发现后十分震惊,老公却振振有词:「我不想被人当作快死的老头照顾,只有『恋爱』才让我有活着的感觉。」

锻炼大脑,不让婚姻「生病」
「性」趣的确会因为新鲜感而提升,就动物本能而言,不断地更换交配对象,一点都不稀奇,但婚姻关系重视承诺与忠诚。事实上,圣地牙哥医学中心精神医学专家布朗(Stuart Brown)确切表示,人类并不需要一直更换伴侣来维持「性」致,或者保持新鲜感,「夫妻共同从事新奇的活动,能得到较高的满足,照样可以为浪漫加分,」他观察能够经常一起从事活动的伴侣,彼此的关系较容易维持在「火热状态」。

因为,经常玩乐可以刺激大脑,而影响婚姻关系是否美满、真正的「祕密基地」,答案就在大脑。临床证实,人类的脑部经过「训练」,可以保护伴侣关系以及增强信守承诺的意愿。罗格斯大学应用科学部门的研究员费雪(Helen Fisher)与工作伙伴,曾经利用核磁共振扫瞄沈醉于爱河情侣的大脑,从影像中发现他们脑部分泌大量的「多巴胺」,正是负责表达欢乐愉悦最重要的神经传导物质,更是促成伴侣间互相吸引的主要关键。

另一项类似的研究也指出,婚姻幸福的夫妻档大脑中的「催产素」(oxytocin)含量较高,这是一种保护性的荷尔蒙,一般又称「抱抱荷尔蒙」,可抑制脑部「防卫墙」杏仁核的机制,缓解紧张情绪,降低防卫心态与恐惧,促进社交关系。

专家建议,夫妻间如果经常拥抱、牵手、亲吻,多增加表达关爱的互动,体内的催产素浓度便会增高,可以维持亲密感;反之,相敬如「冰」或者言辞间经常针锋相对,对健康造成伤害。

费雪和她的团队从脑部扫瞄得知,爱情的型态大致区分为「性欲之爱」、「浪漫之爱」以及「眷恋之爱」,脑部负责掌管这3种爱情的区域是不同的系统,这3种爱情甚至可以各自独立。

性欲之爱最迫切强烈,是人性本能,但非常不具有专一性,而且来得急,去得快。

浪漫之爱的专一性较高,会受到某人强烈吸引,坠入爱河,产生迷恋,犹如服用安非他命,让人朝思暮想,并开始愿意做出长期承诺。咨商专家马修观察,一般浪漫之爱的平均周期为18~36个月。

眷恋之爱(也有心理学家称为「依附之爱」)最为稳定,到了这个阶段的爱情,绝大多数愿意与同一个伴侣长期共处,一起孕育子女,双方保持一种安逸舒适的关系,「眷恋之爱虽不像浪漫之爱令人目眩神迷,但同样美妙,」马修形容。
譬如,某个星期天早上,你的伴侣刚淋浴出来,突然间,你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不同的他,让你想起曾与他一起做过一些美好的事;你们并肩坐在学校里观看孩子的才艺表演,共同分享为人父母的骄傲;你本来只是想出门买一份报纸,却临时起意,为另一半添购了一件他喜欢的东西……。这种眷恋之爱,正是维系伴侣长期亲密的最大动力来源。
但眷恋之爱也隐藏了陷阱,因为它常常被视为理所当然。但其实,伴侣需要共同面临生活的复杂性与解决实际需求,眷恋之爱必须得到回馈,否则就会枯萎而死。

很多爱侣认为,一旦结合之后,感情就像当初互相迷恋的高峰期,可以度过任何难关,尤其当一方过度投入工作或忙于照顾小孩,以至于忽略了其他事物,却一厢情愿认为「伴侣自然会懂得我、谅解我」。结果却是,另一方觉得被孤立、不被了解、被排拒在外。

love-2与伴侣重新谈恋爱
想要让婚姻常保新鲜,永远要把另一半当成爱人,而不是亲人。
马修将大多数爱侣的关系发展分为6个阶段:合而为一、筑巢期、自我肯定期、合作期、适应期与重燃爱恋期。其中,最容易「生病」的阶段,就是从第5~25年的合作期与适应期,夫妻忙着养育子女、应付各式各样接踵而来的外在变化,反而很少处理两人的关系,愈来愈少表达情感,导致渐行渐远。

一旦顺利度过这两个关口,进入第25~50年重燃爱恋期,往往最浪漫而且最亲密,因为已经历完整的循环,彼此依恋的程度甚至远超过前面所有阶段。健康的身体要靠规律的作息与锻炼;伴侣间要永保爱人般的浓情蜜意,也必须细心呵护,平日保养得法,才能历久不衰。

你是不是经常忽略一些充满爱意的举动,你想和伴侣重温「恋爱」的感觉吗?这里有10个祕诀:

1.倾听
你平常花多久时间专心听伴侣说话?有一个统计指出,恋爱中的情侣交谈时,平均花75%的时间注视彼此,而一般的伴侣目光接触只有30~60%。
心理学家鲁宾指出,直视对方眼睛可以诱使大脑释放苯乙胺醇,这是一种天然的脑啡,也是陷入恋爱的化学物质之一。当你全神贯注地盯着伴侣,让他知道他的话被听见了,而且你对他的话题感到兴趣,一旦真正「听」到彼此,自我意识感就会消失,彼此敞开心房,维持情感的亲密性

2.分享
伴侣要保持对话,而不是退回各自的角落。彼此分享感受、生活或家事片段,并融入在对方的情境里,才能感同身受。

3.慷慨
为你的伴侣做一件他(她)不喜欢的工作,譬如拖地、打扫、洗车,或出其不意送一份小礼物、替他榨杯果汁、帮她放洗澡水,保证令他(她)感动万分,立刻为爱情加分。

4.身体接触
不一定是全心专注投入的性爱,譬如看电视时一起挤在沙发上,拥抱,亲吻,坐车时摩擦轻抚伴侣的手背,或者替他按摩肩颈,都能增加亲密感。

5.分享幽默感
彼此私密的玩笑、打闹或小小的装疯卖傻,都是增进感情的好方法。很多男人抱怨另一半有了孩子之后只顾专心做妈妈,忘了做女人的角色,「整天只会对着全家大小发号施令,以前那个爱撒娇、爱作梦的女孩不见了,」帕森斯的《六人行不行》,就深刻描述在婚姻中失望与失落的男女。

6.支持
祝福或参与伴侣从事的嗜好活动,并给予赞美支持;若遇到对方进修、开会、出差,主动帮忙带孩子,以及协助对方实现梦想。

7.一起玩乐
「玩乐的作用犹如润滑剂,」布朗博士比喻,能够一起玩乐的伴侣,可以增进彼此的适应性,关系才能长长久久;否则,不是劳燕分飞,就是变成「你走你的阳关道,我过我的独木桥……,双方像在生存耐力比赛,在不快乐的关系中度日,」布朗建议,与其坐在那里互相指责、数落对方,不如起身去发掘真正的欢乐。

8.额外的付出
伴侣间最感激对方的,往往就是对方最不容易做到的事,譬如以愉悦的态度面对难相处的岳母(婆婆)等。

9.尝试新鲜事物
并不需要像「柯立芝效应」笑话的那只公鸡,更不需要更换伴侣,生活照样可以找到乐趣,让人兴致勃勃。譬如一起煮三餐、到从未去过的地方旅游、动手改造家中装潢摆设等。

10.共同成长
不要把双方的关系困在一层不变的模式,而是不断探索彼此的新领域,一方面加入他的阵营,但也给对方空间「做自己」。譬如另一半喜欢阅读,要容许他拥有专属安静的角落;另一半喜欢打球,你设法成为他的球友,或者至少可以在场边当一名啦啦队。

love-3伴侣如何有品质的吵架?
「当两人终于锻炼出,再大的争吵,也可以在两个小时内和好的功力,我们不想在每次约会结束时依依不舍,所以决定结婚了!」这是牙医师陈志民与夫婿郭鉴德印在结婚喜帖上的一段文字。
许多伴侣以「个性不合」拆伙,其实所有的关系都必须经过磨合,夫妻不可能个性完全相同,彼此要有足够的差异性,才能防止关系停滞僵化,「摩擦力往往能制造出热情的火花,」婚姻咨商专家马修指出。

有些夫妻认为,对问题故意视而不见就可避免争执。但马修指出,很少吵架就和经常吵架一样具有杀伤力,即使只是鸡毛蒜皮的事,如果无法真正表达感受,关系就会冷却。有效地处理差异与冲突,比起避开不谈将问题摆烂、摆臭,更具有建设性。

1.接受对方的缺譬如睡觉打呼、乱丢袜子、吃东西会发出声响等,双方在迷恋期间,你会把这些缺点当成特点;一旦成为一起生活的伴侣,却往往把注意力过份关注在这些缺点。

婚姻专家观察,快乐婚姻通常是因为可以忽略伴侣的不良习性,睁一只眼、闭一只眼,学习与之共处。有些夫妻的做法是,谁在乎那些事,谁就去想解决办法改善;谁受不了脏乱,谁就去打扫;而不只是整天在旁边碎碎念。另外,不断地提醒自己,当初为什么会爱上这个人,而不是责骂怪罪,「我当初真是看走了眼!」

2.有品质的争吵会吵架的夫妻才是健康的,因为争吵是一种沟通,但要吵得有品质,并且避免使用一些攻击或批评字眼。

譬如,与其抱怨「家里弄得这么乱,你从来不帮我打扫」等,不如改口「我希望我们一起学习如何保持干净」;伴侣在厨房里忙得满头大汗,你走进去只注意到厨房弄得像台风过境,却忽略他做好的菜肴,会令他非常泄气,不如改口「嗯,闻起来好香,我真等不及想吃,不过,哇,这里好乱。」

3.不回应对方的咆哮坚持立场,但不必大声咆哮,如果你的伴侣习惯用叫嚣表达情绪,你可以用平静的态度回应,「我没有办法接受你现在的态度,如果你不停止,我会马上离开。」

有些夫妻约法三章,当一方发现自己快失控的时候,自动离开现场,等情绪冷静之后再回来好好谈。

4.不寻求无意义的「帮许多女性一旦和老公吵架,最常做的事就是找好朋友诉苦。妳的朋友当然都会站在妳这边,帮着妳一起大骂「这个不知好歹的家伙」、「这个烂人」等,但这些说词等于火上加油,反而把事情愈搞愈糟。

言词麻辣的两性作家许常德批评这些爱乱帮腔的亲朋好友「成事不足,败事有余」,表面上是助人,其实根本是在害人。举例来说,曾经发生演艺人员或公众人物爆发婚外情,周遭的亲友把出轨的一方骂得体无完肤,但当事人最后决定回头,家人与孩子将如何面对,并且继续一起生活,这等于是变相的二度伤害。

5.回忆一起共度的快乐时光熟悉感可能造成厌烦,但即使是处在压力之下的婚姻,也还是有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光。

「不光是性,懂得跟某个人分享同一张床,共度夜晚的生理活动,需要时间,」帕森斯深刻地描述,「包括盖同一条被子,能和你四肢交缠又不会戳伤你的肋骨,这往往得花好几个月,甚至好几年的时间,才能调和得刚刚好,一旦你弄明白了这些道理,就会知道『分手』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。」

love-4因为恋爱的感觉,我们不离婚
民国100年元旦,素人写实记录片《离婚,要不要》举行首映会。导演林静一、制片林渊博与二、三十名演员,是一群相交20多年的好友,包括知名环保医师作家李伟文在内,所有参起源是这群四、五年级生,有感于人生苦短,上半生忙着在职场打拼,进入50岁中场以后,决定成立一个「下半生(夏瓣生)俱乐部」,并相约一路玩到老。这群人原本想集体创作剧本,合演一出舞台剧,但左等、右等,始终难产,最后决定拍一部电影,由非科班出身的导演林静一与半路出家的制片林渊博组成「骗吃骗喝二人组」,随身带着一支设备简单的阳春摄影机出任务,剧本则由演员临场创作,即兴演出。

林静一丢出「乔治和玛莉夫妇的离婚事件」,玛莉留书离家三个月,乔治寻遍各处找不到人,痛苦地不知该怎么办,立刻引发周围好友各种反应。二人小组一共访谈了15组对象,其中包括12对夫妻,而且都与乔治、玛莉熟识,竟然没有任何一对的立场相同,但有一位女士直辣辣地严厉警告男主角乔治,「你是猪头啊,我们这群朋友当中,没有一对夫妇离婚,你可不要坏了我们的风水!」

林静一坦言,这部纪录片里有每对夫妇故事的缩影,每桩婚姻里都有需要解决的难题,而面对人生最值得珍惜的东西,包括你的婚姻、最在乎的伴侣,以及拥有的幸福,你决定用什么态度去守护。「离婚」就像是一面镜子,看看别人,观照自己,每对夫妻在探索的过程里也不断自我省思,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答案。

而那个老婆出走的男主角「乔治」,其实正是林静一的写照,5年前他和老婆大吵一架,离家1个月期间,思考是否要继续维系这段婚姻,答案是「Yes」,「我发现自己依旧深爱着她,这是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。」

他不断地提醒自己回到初衷,不时重温昔日与伴侣恋爱的感觉,「我老婆从不对我碎碎念,给我很大的空间和自由,我们并未在婚姻中失去自我,」他一路回想两人一起生活的各种片段,产生强烈的信念,「我想要继续和她在一起。」

《离婚,要不要》的结尾虽然没有交代「乔治与玛莉到底有没有复合」,但在高举「不婚」与「单身」、追求个人自由的时代,还有下半生俱乐部这群人用力歌颂婚姻的价值,拉高婚姻在社会的位阶,并且努力实践,信守婚姻诺言,结论其实已呼之欲出:离婚,还是不要吧!

资料来源:康健杂志

愿大家都能幸福,实习生Riva的整理报导

1 2 下一页


.

Comments

comments

Tags: , ,

Category: LifeStyle生活

About the Author (Author Profile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