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溶咖啡的潛在風險 你該喝原豆咖啡還是即溶咖啡?
早上起來泡杯咖啡,似乎已經變成現代人早晨習慣之一,據市場調查,從2000年到2014年之間,即溶咖啡的銷售量成長三倍之多,對多數學生或上班族來說,快速沖泡以及免去購買昂貴的咖啡機,完全是個方便又省錢的選擇。
相信愛喝咖啡你的來說,本意只是想要提神,但你知道即溶咖啡對健康竟能產生潛在的威脅?而這背後跟即溶咖啡的製作過程非常有關!我們日場喝即溶咖啡到底是怎麼被製造出來的呢?
冷凍乾燥法(Dry Frizzed)
將濃縮的咖啡液以-40°C 至-50°C冷凍,置於真空狀態中,凍結的水分再用常溫乾燥,來製造即溶咖啡。屬於比較高成本的製造法,生產出的咖啡粉也比較不容易有焦味,泡開後酸化會稍微慢一點。
噴霧乾燥法(Spray Drying)
而噴霧乾燥法是大部分市售即溶咖啡的作法,使用熱蒸氣將咖啡豆中的水分蒸發,留下乾燥的咖啡提取物。因高溫烘焙超過 120°C 以上時會產生丙烯醯胺(acrylamide),這種物質被世界衛生組織(WHO)國際癌症研究中心(IARC)將歸類為『可能致癌物質2A』,但是看到這裡先別恐慌!因為其實丙烯醯胺是廣泛存在於食品當中的物質,舉凡洋芋片、咖啡、餅乾等等,只要有經熱加工的食品等,皆含有丙烯醯胺,既然多種食品都含有丙烯醯胺,那我們該擔心什麼呢?
關鍵就在於攝取的『量』,「食品中丙烯醯胺指標值」顯示烘焙咖啡為450μg/kg;即溶咖啡為900μg/kg,而目前世界上僅有美國加州公佈每日攝取上限為140μg/kg bw,換算下來若體重為60公斤的人,要食用18.6公斤的烘焙咖啡或9.3公斤的即溶咖啡才有可能超標。
那一天到底能喝多少咖啡呢?根據美國公告的《2015-2020年美國飲食指南》中指出,咖啡因建議攝取量約400毫克以內,每一杯咖啡中的咖啡因會因為烘焙方式、沖泡時間而異,加上日常生活中可能還會飲用茶、可可、可樂、能量飲料等含咖啡因的飲品,所以更有超標的可能,雖然以常理來說,一天不太可能攝入9.3公斤的即溶咖啡,但即溶咖啡畢竟是加工過的產品,更別說二合一、三合一咖啡,在加工過程會喪失香氣和風味,製造商會加入其他物質來彌補喪失的風味,長期飲用累積下來,對健康的風險的確是更大。
以上資料來自食力,mashed.com,UDN.com,由 WaCow 綜合整理。
.
Comments
Category: Featured, Food 美食即時報